自八月以來,天氣陰晴不定,嶺南似是提前進入了纏綿的雨季,淅淅瀝瀝的雨珠滴落在寂寥的荷花池塘或是空靜的叢中小道,驚起一地的塵埃。潮濕的氣息彌漫在空中,借著沁涼的夏風,浸入青石樓巷的每一個角落。一簾細雨聽無聲,一窗秋色換舊顏,秋風拂過樹梢,卷動綠黃交錯的落葉,燥熱的夏季也隨著雨水的流洗慢慢褪去了灼烈的色彩,陰沉的天空下竟多了幾分涼意。
門外疏影斜橫,晃得讓人迷醉,不久便添了些許睡意,朦朧之中憶起在故鄉(xiāng)讀書的時光。那時的記憶卻與讀書沒有過多的關聯(lián),只記得無憂時光下的自己年少不更事,總認為時光很慢,慢得可以隨我心意。清晨的太陽初起,床前落滿細碎的亮光,窗外煙霧環(huán)繞,定是母親已經(jīng)燒火做飯。繞過在廚房忙活的母親,快速逃出小院,叫上幾個玩伴,趁著明媚的春光去山野中放飛藏蓄已久的風箏。常常因為玩得起了興致而忘記回家的時間,故總免不了母親的一番訓斥,但第二日便會把昨天的訓責拋之腦后,再次暢游在山野田園間。稚嫩的眼窩溢出純真的音容笑貌,同晨曦的春風和山間的花露,排成一陣澄凈的白云寫意。
進了中學,遠離了家鄉(xiāng),長輩們也多了期許。“不惹事,心好學”時常回響在耳邊,如同經(jīng)書一般,如此,便也收住了頑野的心性。在那時,手機可是一件稀罕物,就算條件允許,家里也是不會給我買來的,畢竟學業(yè)為重,雜七雜八的事要先擱置下來。學校門口的書攤便成了我時常關顧之地,隔幾日便會淘上幾本時鮮的雜志,倒不是喜好書中的文字世界,多是閑時無趣圖個新潮來打發(fā)時間罷了,不曾想?yún)s因此和老板娘結(jié)下交情。到后來,她會提前把我想買的書捆成一團,等著我來提貨,我們便這樣心照不宣地合作了整個中學的時光。
那個時候,學校對考勤卡得很嚴,如果晚到,便要在“生死簿”上簽上本人的名字,等待班主任的“知心交談”。許多同學的時間都安排得很緊,睡到自然醒是一種奢望,每日天剛微亮,宿舍里面便已經(jīng)燈火通明,洗漱整理在極短的時間內(nèi)就要完成,就連在寒冷的冬季也不得在溫熱的被窩中逗留片刻,往臉上潑上一瓢冷水,睡意便會消了大半。云煙迷蒙,寒風刺骨,清晨的校道少有行人,裹上幾層厚重的外衣,出門走在大街上,濕冷的氣流如幽靈般拼命地往身體里鉆,所有人都會凍得打哆嗦。有時顧不得旁人異樣的目光,幾個小伙子會環(huán)抱在一起抖動摩擦來獲取短時的溫暖,敏銳地搜尋可以解決溫飽大計的路邊小攤,然后如惡狼般撲向美食陣地。
那時的生活甚是忙碌,波光粼粼的歲月里夾雜著年少清澈的夢想。校園里的花崗石歷經(jīng)滄桑卻光潔如初,是許多學子祈禱金榜題名的圣物,石旁的水池自然成了圣水。每次大考之前,那些平時不怎么出門的學生,不約而同地扮做虔誠的善男信女,徒步走來,舀起池中的圣水,將其輕緩地淋在圣石之上,然后合眼輕聲禱告,宛若在和神明交談一般······
忽而,額間微感涼意,伸手摩挲,原是水珠滴落,思緒頃刻間回轉(zhuǎn)。起身出門,秋雨初過,門外明凈如洗。再次行走在熟悉的校園,卻是懷著不可言味的心緒。三年歲月匆匆而逝,轉(zhuǎn)眼便成了學校里的“老人”。一路走來,時光在在鐫刻著生命或增或減的變化,性純修節(jié),書之歲華,說與清風,說與摯友,倒也不負這美好的光景。
Copyright ? 2018 人文學院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