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家傅院長在學院2016屆本科生畢業(yè)典禮上的致辭
尊敬的老師們,親愛的同學們:
下午好!
又是一個“青荷蓋綠水”、花香繚繞校園的夏季。轉(zhuǎn)眼間,2016屆畢業(yè)生迎來了一個嶄新的人生里程碑。在這里,我代表學院領(lǐng)導和老師們向即將翻開新的人生篇章的同學們送上最誠摯的祝福和最衷心地祝賀!祝賀你們圓滿完成學業(yè),順利畢業(yè)!
同學們,物華冉冉,歲月無痕,在佛科院人文與教育學院度過的四年里,你們接受了學院人文情懷、教育理想和體育精神的浸潤和熏陶。在這里,你們曾擁有過鮮花掌聲、哀怨唏噓,也曾擁有過流淚歡笑、自信飛揚,你們經(jīng)歷的成功或失敗、收獲的快樂與悲傷都讓你們一步步走向成熟,感悟到生命的深沉。這些年,你們從“中國夢”、“黨的十八大的召開”、“紀念反法西斯勝利70周年”等重大活動中見證了中國的崛起;你們從MOOC、創(chuàng)客教育、翻轉(zhuǎn)課堂、“互聯(lián)網(wǎng)+教育”等顛覆性改革中,感受了技術(shù)驅(qū)動教育變革的力量;你們也從佛科院建設(shè)高水平理工大學的聲勢和行動中感受了母校的跨越式發(fā)展;你們經(jīng)歷了“馬航失聯(lián)”、“阿里巴巴紐交所上市”等事件中新媒體掀起的革命性浪潮;你們從2013年亞冠賽廣州恒大奪冠到2016年NBA湖人隊科比的退役等事件中學會了對夢想的執(zhí)著追求;你們從四、六級、普通話考試的苦悶,掛科的低落到獲得國家、省市級獎勵的欣喜中懂得了一份耕耘一份收獲;你們從被質(zhì)疑的“垮掉的一代”到“西部計劃”、“三支一扶”以及各種志愿活動中學會了責任與擔當。
作為院長,我為你們今日的成長成才倍感欣慰。回首過往四年,我們一同親歷了文學院、體育學院和教育科學學院三大學院合并為現(xiàn)在的人文與教育學院的跨學科整合;我們見證了你們在各種舞臺上大放光彩,教科學子獲得了130多項省級以上獎,其中,國家級16項,并首捧佛科院辦學歷史上學生參加挑戰(zhàn)杯賽事獲得的最高榮譽—國家級二等獎;文學學子獲得了300多項省級以上獎勵,其中國家級 10多項,體育學子獲得了250 項省級以上獎勵,其中國家級 23 項。你們以自強不息的精神奏響了青春之歌,以踏實、勤奮的努力收獲了累累果實,我為你們點贊!為你們自豪!
同學們,今天,你們即將遠行。作為院長,我對你們明天的美好前程充滿期許。在戀戀不舍地送別你們的此刻,還是有些肺腑之言想要送給你們。
離開母校以后,請記得把握方向、堅定信心、腳踏實地、緊抓機遇,以開放、包容的胸懷擁抱社會,迎接未來。
同學們,你們處在一個最好的時代。“互聯(lián)網(wǎng)+”、“大眾創(chuàng)新·萬眾創(chuàng)業(yè)”為你們提供了廣闊的發(fā)展空間。在全球化開放、競爭的今天,我希望你們具有“海納百川”的寬廣胸懷,博采他人的長處,學會互聯(lián)網(wǎng)思維,學會快速學習、學會跨界合作、把握方向,掌握核心競爭力,盡快適應這個快速變化的時代。你們是一群有著職業(yè)目標和理想的熱血青年,但是,“理想很豐滿,現(xiàn)實很骨感”。機遇并不是唾手可得的。希望你們在工作中腳踏實地,務實創(chuàng)新、發(fā)揚“工匠精神”,力求精益求精,不忘初心,以平和的心態(tài)去對待失落和坎坷,永遠都不要喪失進取的斗志,不斷積蓄能量,滿懷信心地開拓錦繡前程。
離開母校以后,請記得堅守一份勇于擔當?shù)男拍睢N蚁M銈兡軐⒇熑闻c擔當帶到你們今后的生活和工作中。請記住,青年強則國強,青年立則國立。你們作為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夢想的主力軍,要心系國家和社會,對自己負責、對他人負責、對社會負責、對國家和民族負責,把自己的職業(yè)理想融進社會發(fā)展的大潮中,讓你們的青春在這個美好的時代中綻放出耀眼的光芒!
離開母校之時,請你們懷著一顆感恩之心給你身邊這個曾經(jīng)一起與你歡笑、與你吵鬧、與你奮戰(zhàn)的同學道一聲感謝。請你們懷著一顆感恩之心給曾經(jīng)點燃你們心靈、照亮你們道路、溫暖你們心窩的老師道一聲感謝。請你們懷著一顆感恩之心給你在收起行囊跨出校門那一刻忍不住回頭多看幾眼的母校,道一聲感謝!今天之后,你們將走向自己的工作崗位,你們會感受到
“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外面的世界也很無奈”,希望你們不管是事業(yè)的高潮還是低潮,都心存感念,感激、感謝,感恩生活饋贈于你的一切;更希望你們心懷感恩,勇敢承擔起對社會、國家和民族的責任,為國家富強和民族崛起貢獻自己的力量。
親愛的同學們,佛山科學技術(shù)學院人文與教育學院,這將是一個你們有著很多情結(jié)和滿載故事記憶的地方。此刻,盡管我們依依不舍,但是,我知道有更廣闊的天空在等著你們。我衷心祝愿你們:在今后的歲月,健康快樂、一帆風順,一路精彩!
謝謝!
2016年6月21日
Copyright ? 2018 人文學院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