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0日下午,我校“佛山創(chuàng)新論壇”第22講在本部校區(qū)基礎實驗樓報告廳開講。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南京大學文學院副院長、博士生導師王彬彬教授受邀蒞臨論壇作了題為“《白毛女》與當代文學藝術的訴苦話語”的學術講座。校長郝志峰教授出席了論壇并發(fā)表講話,人文與教育學院行政臨時負責人蔣家傅教授以及文學院師生150余人到場聆聽。文學院黨委書記劉軍同志主持了講座。
郝志峰校長在發(fā)言中表示,在我校建設高水平理工科大學的過程中,學校將一如既往重視文科的建設和發(fā)展,他希望師生利用好“佛山創(chuàng)新論壇”這樣一個平臺,向頂級專家學者學習,擴寬眼界,發(fā)出自己的聲音,為我校高水平理工科大學建設作貢獻。
王教授的講座從“新歌劇”《白毛女》問世的歷史背景講起,他結合大量黨史文獻深入論證,認為抗日戰(zhàn)爭即將勝利、中共即將改變抗戰(zhàn)時期土地政策和政治路線的時刻,是《白毛女》歌劇甫一出現(xiàn)便受到中央重視和推許的關鍵原因。借此,《白毛女》占據(jù)了當時文化影響和政治影響的制高點。他強調,正是在抗戰(zhàn)勝利后的“土改運動”中,《白毛女》成為了文藝樣板。這源于中央重視《白毛女》的訴苦內容和動員功能以及《白毛女》“舊社會把人變成鬼,新社會把鬼變成人”的主題思想。中央要求文藝創(chuàng)作向《白毛女》學習,也使“訴苦”場景成為后來“土改文學”的必備內容。他還指出,共和國建立后,“訴苦”在各種體裁和各種題材的文藝作品中普遍存在,其功能也隨即變得多樣化。
講座增強了師生對“新歌劇”《白毛女》的認知,同時也增進了對中國現(xiàn)代文學學習和研究的興趣。
講座結束前,現(xiàn)場安排了提問的環(huán)節(jié),在座的師生與王教授進行了熱烈的互動。
( 科技處、文學院 )
Copyright ? 2018 人文學院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