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18日下午,佛山大學人文學院通識教育大講堂第一講在學校A2報告廳順利舉行。本次講座特邀武漢大學博士生導師陳建軍教授主進《廢名的童年記憶及其小說的自傳性》,講座由人文學院院長李嬋娟教授主持。
廢名曾任北京大學國文系教授,是周作人的弟子,在文學史上被視為京派代表作家。他在中國現(xiàn)代文學史上有不可忽視的地位,他的小說“不注重寫人物,也幾乎沒有故事”,是用作詩的方法寫小說,字里行間處處是內(nèi)心世界的投射。陳建軍教授從大量史料的梳理出發(fā),講述了廢名的五段童年記憶以及廢名小說的自傳性,指出廢名童年經(jīng)歷了妹妹去世的悲痛、病痛的折磨、讀書的樂趣、游五祖寺、對女性世界的感知與想象等,這些深刻的童年記憶對其創(chuàng)作產(chǎn)生了非常直接而深遠的影響,使其小說帶有明顯的自傳性。但陳建軍教授也指出,切不可將廢名的小說完全視同于自傳。
陳建軍教授的講座不僅生動地展示了作家廢名的人生經(jīng)歷及其與文學創(chuàng)作的關(guān)系,更為在文學閱讀中如何運用知人論世的方法去解讀文本提供了鮮活的范本。特別是他在講座與答疑環(huán)節(jié)中提出的如何搜集史料、如何利用檔案材料、如何從地域文化的角度去理解作品、如何正確對待佛教文化等思考與講解,均為文學研究打開了新思路。
本場講座得到了佛山大學圖書館和人文學院國學經(jīng)典傳承與研究中心的支持。人文學院師生約250人參加了講座,學院老師和同學都表示受益匪淺。據(jù)悉,人文學院將持續(xù)推出“通識教育大講堂”系列講座,旨在打造一個“通識教育”的新高地,弘揚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全面提升全院乃至全校學生的人文素養(yǎng)。
Copyright ? 2018 人文學院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