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夕節(jié)快樂呀
文章發(fā)表于:2019年08月07日
漢末著名詩集《古詩十九首》中的第十首《迢迢牽牛星》中寫下了牛郎和織女相隔在清清淺淺的銀河兩邊,含情脈脈相視無言地癡癡凝望的情景:
迢迢牽牛星,皎皎河漢女。
纖纖擢素手,札札弄機杼。
終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河漢清且淺,相去復幾許。
盈盈一水間,脈脈不得語。
古詩里描繪的愛情堅貞動人,恰逢七夕,作為中國傳統(tǒng)節(jié)日,想必大家已經(jīng)對七夕的來歷十分熟悉了,不過還是讓小編帶你來回顧一下七夕佳節(jié)的傳說及風俗,并贈送七夕表情包吧。
關于七夕的傳說
傳說天帝的孫女織女擅長織布,每天給天空織彩霞,但是她偷偷下到凡間,在凡間遇見了牛郎,兩人一見鐘情,便私定終身,不久,他們還生下了一兒一女。好景不長,此事被天帝知曉,天帝大怒,把織女捉回天宮,允許他們每年的七月七日相會一次。牛郎織女堅貞的愛情感動了喜鵲,無數(shù)喜鵲飛來,用身體搭成一道跨越天河的彩橋,讓他們在天河上相會。
七夕被賦予了“牛郎織女”的美麗愛情傳說,因此也被賦予了與愛情有關的內涵,使其成為了象征愛情的節(jié)日,從而被認為是中國非常具有浪漫色彩的傳統(tǒng)節(jié)日,在當代更是產生了“中國情人節(jié)”的文化含義。
七夕的習俗
蘭夜斗巧
在古代,蘭夜斗巧是一種游戲。七月舊時稱為“蘭月”,而七月初七即七夕這天晚上又叫作蘭夜。將五彩線互相絆結起來,叫做“相憐愛”。女性們一起到閉襟樓上,大家學習穿七巧針乞巧。
七夕觀星
七夕夜晚坐看牽牛織女星,是民間的傳統(tǒng)習俗,在七夕夜晚,年輕的靚女們要擺上事先準備好的時令水果,對著皎皎明月,朝天祭拜;她們還要舉行各種乞巧儀式,虔誠地乞求織女神賦予她們聰慧的巧手,祈求自己能夠得到美滿愛情的姻緣巧配。
迎仙
廣東廣州的乞巧節(jié)獨具特色,節(jié)日到來之前,姑娘們就預先備好用彩紙、通草、線繩等,編制成各種奇巧的小玩藝,還將谷種和綠豆放入小盒里用水浸泡,使之發(fā)芽,待芽長到二寸多長時,用來拜神,稱為“拜仙禾”和“拜神菜”。從初六晚開始至初七晚,一連兩晚,姑娘們穿上新衣服,戴上新首飾,一切都安排好后,便焚香點燭,對星空跪拜,稱為“迎仙”,自三更至五更,要連拜七次。
當然,七夕節(jié)習俗不止這一些,小編只是列舉一下幾種習俗。溫馨提醒一下,預計此時的朋友圈,五湖四海花樣秀恩愛。各種情話、合照,玫瑰巧克力滿天飛,中間還夾雜著幾個借勢營銷的微商,(嘿嘿)請單身人士切勿輕易打開朋友圈哦。
電信學院優(yōu)秀的學子,學院男女比例十分”平衡“。
同時,在這個美麗而富有傳統(tǒng)的節(jié)日也祝天下所有有情人都終成眷屬,在彼此陪伴中一同學習成長為更好的自己,以及也對單身的人說:“愿你忠于內心,此生無憾。”最后祝大家七夕情人節(jié)快樂。
下一篇: Day 3|趣味課堂,精彩綻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