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信論壇之十七
學 術 報 告
報告題目: (1)基于數字光頻梳的光信息處理及分析
(2)國家基金項目申請及評審經驗交流
報 告 人:李朝暉 暨南大學教授,博導,2015年國家杰青
時 間:2015年10月21日(星期三)下午3:00-5:00
地 點:信息樓101
主辦單位:電子與信息工程學院
歡迎廣大師生參加!
報告摘要:
我們提出并應用數字光頻梳在超高精度光信號處理及檢測,可以實現(xiàn)超高精度、超快的頻率分析技術,提高了光譜分析、布里淵信號處理的精度和速度。
報告人簡介:
李朝暉,男,1975年出生,教授,博士生導師,2015年國家杰青。
1995至2002年,在南開大學獲得學士和碩士學位;;2002年10月至2005年12月在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攻讀博士學位,其間一直在隸屬于新加坡科學技術研究局、信息通信研究所開展研究工作。2005年12月至2007年8月在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與新加坡科學技術研究院、信息通信研究所做副研究員與研究員,參與新加坡寬帶光纖接入網研究項目。2007年8月至2009年10月在香港理工大學從事高速光纖通信系統(tǒng)的科研工作,期間與華為公司合作開展100G高速光通信系統(tǒng)關鍵技術攻關,先后與華為公司合作研制100Gbps DQPSK光傳輸原型樣機、100Gbps雙子載波D8PSK密集波分復用系統(tǒng)樣機。2009年10月加入暨南大學光子技術研究所,任教授。2012年入選教育部新世紀優(yōu)秀人,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青年基金及地區(qū)基金項目(信息領域)評審會專家,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基金項目(信息領域)評審會專家,2015年獲得國家杰出青年科學基金。
目前主要從事高速光纖通信系統(tǒng)、微波光子學、毫米波光纖通信系統(tǒng)、太赫茲波通信等前沿領域的研究,研究內容包括多進制相位調制碼型、相干檢測技術、光綜合性能監(jiān)控技術、模擬鏈路傳輸系統(tǒng)中的關鍵技術等。共發(fā)表SCI論文40余篇,SCI他引100余次。多次在國際會議OFC、ECOC上作報告,十余次受邀在著名國際會議中擔任程序委員會委員或作大會特邀報告,擔任國際會議ICOCN2011 TPC Chair,任SPIE Optical Engineering 副主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