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邁向教育強國,推動教育、科技與人才一體化發(fā)展的宏偉目標下,高校面臨著全面提升黨建工作水平、促進黨的建設與學校事業(yè)發(fā)展深度融合的新任務與新要求。
圖一:2024年9月佛山大學揭牌儀式
近年來,佛山大學積極響應這一號召,提出戰(zhàn)略思考并推動破題實踐,深入實施以夯實基層、基礎、基本為重點的“五個一”戰(zhàn)略:“一盤棋”推動政治建設,“一體化”推進強基固本,“一條鏈”推進選賢任能,“一組拳”推進引育并舉,“一張網”推進雙融雙促。學校通過“五個一”積力攢力、匯聚合力,系統(tǒng)謀劃并整體推進黨的建設和事業(yè)發(fā)展,優(yōu)化頂層設計與底層承接的對接、細化二者的銜接,不斷把黨的政治、組織、制度優(yōu)勢轉化為事業(yè)發(fā)展的制勝優(yōu)勢,導向鮮明、特色突顯,持續(xù)豐富供給,一以貫之。在此過程中,“黨建力量”可感、可見,盡顯“雙融雙強”共建共生價值,真正走出一條符合自身特點的高質量黨建引領高質量發(fā)展的特色路徑。
圖二:2024年7月佛山大學附屬口腔醫(yī)院晉升三甲專科醫(yī)院
2019年,學校被授予“全省黨建工作示范高校”稱號;2023年,被推薦參評“全國黨建工作示范高校”;2024年,在大學更名、博士單位授權、人才培養(yǎng)、三甲專科醫(yī)院建設等方面成績顯著。
一、“一盤棋”推動政治建設,著力強化凝心鑄魂
學校黨委堅定不移地加強政治建設,堅持不懈地深化黨的理論武裝,持續(xù)鞏固主題教育成果,全面落實“第一議題”和師生政治理論學習制度,加強對黨的創(chuàng)新理論的體系化研究和學理化闡釋,“解鎖”契合時代需求與學校特色的理論宣講新模式,建強多元師生政治理論學習陣地,充分利用“頭雁領航工程”“組織員成長訓練營”、師德建設“浸潤工程”等理論學習與實踐鍛煉于一體的創(chuàng)新平臺,為師生提供全方位、多層次的成長與提升空
圖三:舉行“青春筑夢 奮進新征程”師生校園馬拉松健跑活動
持續(xù)優(yōu)化“六學聯動”機制,構建“學習+認識+部署+行動+結果+反饋”的貫徹落實閉環(huán),教育引導師生黨員自覺維護黨中央權威和集中統(tǒng)一領導,自覺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動上同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忠誠擁護“兩個確立”,嚴格落實“兩個維護”十項制度,將對黨忠誠體現于堅持黨的教育方針、社會主義辦學方向之中,體現在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推動事業(yè)改革發(fā)展的實際成效之上。
二、“一體化”推進強基固本,著力強化組織力提升
學校黨委深入開展“黨建基礎全域夯實”行動,大力推進“對標爭先”計劃,以“雙創(chuàng)”和“四強”黨支部作為關鍵著力點,以線下組織體系和線上易班為“中軸線”,以拓寬組織服務為“覆蓋面”,“點線面”結合有力推動整體黨建水平的全面提升,形成“百花齊放春滿園”的生動局面。
近年來,學校5個支部被確定為“全國黨建工作樣板支部”,4個學院被確定為“全省黨建工作標桿院系”,15個支部被確立為“全省黨建工作樣板支部”,2個支部被確立為“全省高校‘雙帶頭人’教師黨支部書記工作室”,4個黨支部被命名為省“三型黨支部”,獲批高校“雙帶頭人”教師黨支部書記“強國行”專項行動團隊國家級團隊1個、省級團隊2個。2017—2024年連續(xù)8年在廣東省委教育工委和佛山市直機關工委黨委書記抓基層黨建工作述職評議考核中,學校均獲評“好”的等次。
圖四:每年全覆蓋開展基層黨組織書記抓黨建述職評議會
學校作為省“雙中心”,先后榮獲“易班全國十佳工作站”“易班全國十佳特色應用”等十余項國家級榮譽,以及“廣東高校十佳易班發(fā)展中心”等二十余項省級榮譽。
三、“一條鏈”推進選賢任能,著力強化擔當作為
學校黨委始終堅持黨管干部原則,全力健全和完善選人用人制度體系,系統(tǒng)優(yōu)化選、育、管、用“一條鏈”制度。
突出政治標準,進一步探索干部分析研判常態(tài)化工作機制,著力打破隱性臺階、破除論資排輩和平衡照顧現象。引導干部樹立并踐行正確政績觀,大力選拔重用講政治、敢擔當、能破難、善成事的干部,牢固樹立“有為者有位、能干者能上”的鮮明導向。堅持用好、用嚴“指揮棒”,健全正向激勵、能上能下、容錯糾錯三項機制,切實推動干部能上能下、能進能出,形成“能者上、優(yōu)者獎、庸者下、劣者汰”的良好局面,讓“躺平者無處可躺”。
圍繞高水平大學建設目標,堅持有目的、分階段做好干部“蓄水池”工程,持續(xù)做大做優(yōu)“基本盤”,科學優(yōu)化干部隊伍年齡、專業(yè)和經歷結構。在2024年學校中層領導干部集中調整后,干部平均年齡大幅降低6歲,45歲以下的中青年干部較調整前顯著增加了30%,40歲以下的青年干部較調整前增加了20.6%。研究生以上學歷占比高達90.7%;高級職稱占比達60.1%。深化實施干部能力提升計劃,健全“全方位、常態(tài)化、全覆蓋”干部培訓體系,定期安排年輕干部到基層一線墩苗成長。近三年來,選派68名年輕干部到教育部、省教育廳、省專項工作組以及佛山市直單位等跟班掛職鍛煉。
四、“一組拳”推進引育并舉,著力強化人才競爭力
圖五:佛山大學承辦佛山市第二屆國際青年人才交流大會暨佛山大學第五屆國際青年學者會議
學校黨委始終堅持黨管人才原則,秉持人才強校戰(zhàn)略,分類制定并實施具有競爭力且差異化的人才引進和培育政策,通過“一組拳”式的舉措,構建全方位、系統(tǒng)化的人才工作格局。圍繞“精準引才”,開展人才引進“提質行動”,大力推進海內外高端人才和青年人才集聚工程,持續(xù)加大高層次人才和高水平學科團隊的引進力度,凝練出諸如“以才引才、精準對接、主動出擊”等一系列行之有效的精準引才策略案例,精心打造出“國際青年學者會議”這一極具影響力的引才窗口平臺以及“人才復用”共享共用引才機制等精準引才范式品牌。聚焦“有組織育才”,完善人才培育“托舉攀峰”支持體系建設。按照“分類發(fā)展、多元評價、專項托舉”的原則,培育扶持人才梯隊,有計劃地結合重大人才項目申報,開展全過程、高質量的打磨指導,“精準定位、精準施策、精準服務”做好人才“引、育、留、用”工作,通過“包干制”“多賽道”助力人才成長發(fā)展。
得益于積極、開放、有效的人才引進和培育政策,學校教師(人才)隊伍不斷壯大。近幾年來,學校年均高層次人才(含優(yōu)秀青年博士)引進數量超100人,博士學位專任教師占比從八年前的不足30%提升至如今的68%,在2024年更是取得了1名自主培養(yǎng)國家級人才、8名省級人才的歷史性突破。
五、“一張網”推進雙融雙促,著力強化提質賦能
學校黨委實施“黨建領航,全域過硬”行動,完善“黨建+”工作格局,拓展黨建與業(yè)務工作融合的深度廣度。
在縱向方面,構建三級黨建業(yè)務聯動機制,健全學校黨委、二級單位黨委和教師黨支部的聯動體系,選優(yōu)配強教師黨支部書記,大力選樹榜樣群,推進“先鋒工程”。黨組織主動參與構建科學研究新范式,有組織地引導先進黨組織、骨干黨員、各類人才帶頭開展“大研究”;有計劃地借助黨支部聯合共建,發(fā)揮學科交叉融合的“催化劑”作用;有設計地在重大項目攻關組創(chuàng)新設立黨組織,強化有組織科研,服務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2024年,學校增列為博士學位授予單位,新增2個博士學位授權點,當前共有6個學科躋身ESI全球前1%,5個學科入圍軟科世界一流學科排名榜單,其中獸醫(yī)學進入全球前150名。
在橫向方面,建立黨建業(yè)務互聯互動機制,推進教師黨支部、政府黨支部、行業(yè)黨建互聯互動常態(tài)化。成立“校地合作黨建聯盟”,攜手地方政府部門和企業(yè)共同開展黨建聯建活動,推行“一學院對接一街鎮(zhèn)”“一學科對接一行業(yè)”“一博士對接一企業(yè)”的主動服務地方舉措,打造踐行社會服務宗旨、履行服務社會責任的“高校樣板”,構建政產學研合一的校地合作長效機制。聯合龍頭企業(yè)、科研院所、政府機構等創(chuàng)建包括國家技術標準創(chuàng)新基地、廣東省重點實驗室、廣東省新型研發(fā)機構、廣東省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等在內的科技創(chuàng)新及轉化平臺60余個,促進更多科技成果盡快轉化為現實生產力。
圖六:佛山大學與南海區(qū)人民政府全面深化戰(zhàn)略合作工作推進會
佛山大學黨委以“五個一”戰(zhàn)略全面發(fā)力、多點突破且縱深發(fā)展,走出了一條高質量黨建引領事業(yè)高質量發(fā)展的特色道路,大抓基層的鮮明導向進一步樹牢,基層黨員干部干事創(chuàng)業(yè)精氣神進一步勃發(fā),基層黨組織政治功能和組織功能進一步增強,凝聚廣大師生共同致力于大抓發(fā)展的效能進一步彰顯。與此同時,作為案例和樣本,它為觀察、評估系統(tǒng)全面推進黨的建設和事業(yè)發(fā)展“雙融雙強”,以及更多改革創(chuàng)新成果在大學落地生根、轉化生效提供了獨特視角與有效路徑,使得黨的建設水平與效益切實成為重估、評價高等學校辦學育人業(yè)績成效的關鍵窗口與重要依據,共同助力實現黨建引領與創(chuàng)新通過強化“力度”提升“質量”,在教育強國建設進程中充分展現其價值與功效的美好愿景,為高等教育事業(yè)的黨建引領發(fā)展模式提供了可資借鑒的成功范例與寶貴經驗。
供稿單位:黨委組織部
通訊員:于昕梅、溫海珍
來源:《廣東高校黨建》雜志
Copyright 佛山大學 2024 . All Rights Reserved.
新版網站試運行中,如您發(fā)現問題請聯系我們[email protected],感謝您的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