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醫(yī)·螢火守護者”三下鄉(xiāng)實踐隊致力于發(fā)揚佛山文化,促進佛山與瑤族文化的交流碰撞與相互融合,并積極地付諸行動,踔厲奮發(fā),建設一支干實事的隊伍。
宣講的點滴
是夜,晚風掠過半山腰的文化長廊帶來習習涼風,驅散了夏日的炎熱。抬眼向長廊外望去,漆黑的幕布上盡是繁星點點。村民們飯后三三兩兩地坐在長廊里談天說地,而我們也在此時開展了今天的武術宣講活動。
宣講以詠春國標和雙截棍作為開場,從電影中的葉問和李小龍講起,循序漸進,步步深入,吸引越來越多的村民和小孩子在長廊駐足停留,聚集起來聆聽我們的宣講。
我們?yōu)榇迕窠榻B了詠春拳的起源傳說、拳法特點、對健康的價值以及對青少年精神道德影響。其中著重介紹了在當今社會學習詠春拳的優(yōu)勢,并以南拳為例加以演示,給村民最直觀的對比。從詠春拳的以柔克剛,到雙截棍的順勢而為,再到南拳的威猛剛勁,每一種武術的展示都仿佛一幅幅生動的畫卷,在大家的眼前緩緩展開。村民們或驚訝于南拳的磅礴氣勢,或好奇于雙截棍的行云流水,更被詠春拳中蘊含的哲理深深吸引。
宣講的意外之喜
宣講結束后,小朋友們學習武術的興致高漲,非常愿意學習并傳承我國的非物質文化遺產(chǎn)——詠春拳。盡管小朋友們的學習武術的動作稍顯笨拙,但他們的眼神中始終閃爍著對武術的熱愛與向往。對于許多小朋友來說,這是他們第一次接觸武術,他們或許還有些羞澀與緊張,但每一次揮拳都是他們對自己的一次超越。當看到孩子們臉上洋溢著的自信與喜悅時,我們深知,這場活動已經(jīng)不僅僅是一次簡單的宣講,更是一次心靈的洗禮和成長的蛻變。
宣講結束后,村里熱情好客的講解員姐姐和她的舞伴為我們帶來了精彩的瑤族長鼓舞表演。鼓的鏗鏘與鈴鐺的清脆共同交織了一曲美妙的贊歌,在大家的心中蕩起了陣陣漣漪。
夜色如水,明月高懸,一場別開生面的武術宣講活動和極具民族特色的長鼓舞表演也在歡聲笑語中緩緩降下了帷幕,最終大家聚在一起拍下大合照,保留住了今晚美好的回憶。
結語
村民們不僅了解到詠春拳源遠流長的文化歷史,還明白了學習詠春拳對身體健康的好處等;孩子們體驗到了中華傳統(tǒng)武術的魅力,激起了對我們中華民族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自信心與自豪感;而我們也通過這次的交流活動進一步的認識到了瑤族人民特色鮮明的藝術風格和勇敢剛強的民族性格。也許今天對于每一位參與其中的人來說,都是一個意義非凡的日子。
文稿丨李子晴
圖片丨李依璇、王俊軒、李子晴
排版丨黃湘娜
初審丨何敏怡
復審 | 孫萬源
終審丨陳樂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