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政辦公室
時間:2019/07/23
7月19日,為期六天的佛山科學技術學院干部黨性培訓班和黨外代表人士研討班在大別山干部學院順利結業(yè),。學校黨委書記曾崢作培訓總結,,大別山干部學院副院長曾凡軍出席結班儀式。
曾崢指出,,今年是新中國成立70周年,,也是多黨合作制度確立、人民政協(xié)成立70周年,,舉行本次黨內外干部培訓班意義重大,。新中國成立,離不開革命先烈們作出的巨大貢獻和犧牲,;新中國建設,,也離不開老一輩知識分子的家國情懷與砥礪奮斗;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更需要新時代知識分子“弘揚愛國奮斗精神,,建功立業(yè)新時代”。大別山革命紅旗不倒28年,,全靠“堅守信念,、胸懷全局、團結一心,、勇當前鋒”的精神,。我們在此舉辦培訓班,就是要廣大學員把大別山精神帶回學校,,圍繞“更名大學”和“申報博士點”兩項中心任務,,立足崗位、主動擔當,、砥礪奮進,,為學校高水平理工科大學建設貢獻智慧和力量。曾崢還結合佛山市委魯毅書記向本次培訓班提出的要嚴格管理,、從嚴治黨,、落實八項規(guī)定的總要求,向全體學員提出三點要求和希望:一要勤學慎思,,提前為下學期“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活動進行調研;二要明辨擔當,,面對“高建”壓力要團結一心,,知難而進,迎難而上;三要篤行致遠,,圍繞學校中心工作做出積極貢獻,。
本次培訓充分利用大別山厚重的革命歷史資源,采取課堂教學,、現(xiàn)場教學,、專題講授、音像教學,、經(jīng)典朗誦,、情景教學和體驗教學等多種教學形式,還原了28年紅旗不倒的將軍搖籃大別山的壯烈歷史,;詮釋了大別山光榮的革命歷史和紅色精神,,即“堅守信念、胸懷全局,、團結一心,、勇當前鋒”。培訓主題鮮明,,內容豐富,,意義深遠,使全體學員接受了一次全面的黨史教育和特殊的黨性鍛煉
課堂教學內容新,、信息量大,,專家教學水平高、見解獨到,。 大別山干部學院特聘教授李吉光的《大別山革命歷史與主要特點》和蔣仁勇教授的《紅二十五軍卓越貢獻與紅色基因》,,通過大量歷史資料和革命英雄事跡,使學員對以往講述較少的大別山革命史和鮮為人知的紅二十五軍有了較為全面的了解,,明白了大別山“28年紅旗不倒”的歷史奇跡就在于“堅守信仰,、百折不撓、胸懷全局,、廉潔奉公、嚴守紀律,、依靠群眾”的大別山紅色基因和精神,。武漢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陳國清教授的《不忘初心 牢記使命——中國共產黨的奮斗歷程和莊嚴使命》則通過大量的歷史細節(jié),結合中國現(xiàn)實和未來發(fā)展,,賦予耳熟能詳?shù)慕倌曛泄颤h史以鮮活生命,,充分說明中國共產黨人“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的初心不變和使命不改,。河南省社會主義學院王遠啟教授的《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新時代統(tǒng)一戰(zhàn)線的重要論述》在講述統(tǒng)一戰(zhàn)線理論淵源和現(xiàn)實需要的基礎上,,重點闡述了新時代統(tǒng)一戰(zhàn)線的新目標、新理念、新方針,、新思維,、新機制和新方法以及如何開展統(tǒng)一戰(zhàn)線各領域工作,同時也不回避當前統(tǒng)戰(zhàn)工作中存在的問題,。
現(xiàn)場教學革命遺址多,,展出圖片文字、實物豐富,,感染力強,。 學員參觀了鄂豫皖蘇區(qū)首府革命博物館、鄂豫皖蘇區(qū)將帥館,、中共中央鄂豫皖分局舊址,、紅四方面軍總部舊址,不僅被“家家有紅軍,、戶戶有烈士,、嶺嶺埋忠骨”的新縣人民所震撼,也為將自己短暫而閃光的一生無私奉獻給中國革命的赤膽忠心沈澤民所感動,,更為大別山走出無數(shù)的國家領導人,、開國將帥和無產階級革命家所驕傲。學員們還來到了“黃麻起義”的策源地,、紅四方面軍的誕生地和涌現(xiàn)開國將軍最多的縣——湖北紅安縣,,參觀了七里坪鎮(zhèn)長勝街上的原蘇維埃政府的工會、銀行,、合作飯?zhí)?、藥局、被服廠,、兵工廠等舊址和新縣箭廠河革命舊址群(包括“紅田慘案遺址”和“列寧小學”舊址),,觀看一幅幅黑白照片,聆聽一句句動人解說,,行走一處處革命舊址,,既能感受到蘇維埃紅色政權下老區(qū)人民的飽滿革命熱情,也體味出白色恐怖時期充斥的血雨腥風,,更有激勵我們的吳煥先,、程坦、肖國清等大別山先烈們大無畏犧牲的革命精神和誓死跟黨走的革命信念,。學員還在曾崢書記的帶領下參觀了被評為“第一批國家級傳統(tǒng)村落”的丁李灣和入選“第三批中國傳統(tǒng)村落名錄”的西河灣,,兩個村均村史悠久,環(huán)境優(yōu)美,,既有光榮的革命傳統(tǒng),,又是“美麗鄉(xiāng)村”建設點,,正在推進生態(tài)人居、生態(tài)環(huán)境,、生態(tài)經(jīng)濟和生態(tài)文化的新農村建設,,這是大別山的紅色基因和精神在實現(xiàn)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之路上的傳承與發(fā)展。
情景和體驗教學,,學員身臨其境,,深刻感受革命先輩的苦與樂。 學員身穿紅軍服,、背紅軍包,、唱紅軍歌、登陡峭石階,,重走“志仁”小道,、行“千里躍進”路、體味當年紅軍艱辛的革命歷程,。我們觀看了大別山干部學院教師自編自導自演的情景,、歌舞劇《紅色大別山》,通過《喚醒》,、《骨肉情》,、《永生》三幕,再現(xiàn)了大別山紅色革命的起源,、低潮和最后勝利,,深刻揭示了大別山“28年紅旗不倒”的紅色基因和精神。我們還參觀了劉鄧大軍千里躍進大別山紀念館,,觀看了《千里躍進大別山》紀錄片,,在講解員的詳細解說指引下,對劉鄧大軍挺進大別山的整個過程有了全面了解,,對其戰(zhàn)略意義有了新的認識,,被老一輩革命家的大智大勇所折服,被無數(shù)革命先烈勇往直前,、不怕犧牲的精神所感動,。
培訓期間,學員嚴守紀律,、團結緊張,、嚴肅活潑。 嚴格遵守培訓紀律,,即使有身體不適者,也都能帶病堅持,,以勤奮好學的作風順利完成了各項培訓任務,。在緊張學習的同時為豐富學員們的業(yè)余生活,,還展開了形式多樣的文體活動,如八段錦晨練,、羽毛球,、兵兵球、籃球,、唱紅歌比賽等,,各項課余活動充分展現(xiàn)了學員的無限活力和感受團結就是力量。
培訓時間不長,,學員感觸很深,、體會多收獲大。 大家一致認為學校黨委組織此次培訓非常及時,、非常受用,。學員們重溫了中國共產黨在大革命時期、土地革命戰(zhàn)爭時期,、抗日戰(zhàn)爭時期,、解放戰(zhàn)爭時期的艱苦奮斗歷程,赴大別山“紅色之旅”是一次紅色文化的再洗禮,,是一次革命傳統(tǒng)的再教育,,是一次政治素質的再提高,并紛紛表示要以實際行動踐行大別山精神,,不忘初心跟黨走,,牢記使命永向前,增強使命感和責任感,,積極做好參政議政工作,,立足本職,甘于奉獻,,不忘初心,,砥礪前行。遵照曾崢書記在結班儀式上提出的要求,,以實際行動為高水平理工科大學建設作出積極貢獻,。
(來源:學校官網(wǎng))
服務熱線:0757-83963377
傳真:0757-82272233
地址:廣東省佛山市南海區(qū)獅山鎮(zhèn)廣云路33號行政樓5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