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jù)學生處心理健康教育與咨詢中心2018年下學期的工作部署,,人文與教育學院學工辦在學院黨委指導下,以學期初的工作計劃為目標,,以服務學生為宗旨,,結合學生專業(yè)特點及實際情況,開展了一系列的心理工作和活動,,總結如下:
一,、加強心理知識科普,建立心理教育防預機制,。
本學期我們特別重視心理知識的科普,,10月10日轉發(fā)了朋輩中心制作的“世界精神衛(wèi)生日專題”推文,并切實加強我院危機防預體系的執(zhí)行,。重點做好心理保健委員的評優(yōu)和培訓,,特別是做好新生班級的心理保健委員選拔。通過心理委員選拔和培訓,,積極發(fā)動基層班學生參與心理健康工作,,提升班干部的專業(yè)素養(yǎng),,增強心委和相關人員善于觀察,、善于發(fā)現(xiàn)、善于及時干預的能力,。
二,、鎖定重點關注、危機干預對象
心理健康工作事關學生平安和校園穩(wěn)定,在開展工作過程中主要做到以下兩個方面:
1.新生入學后學院積極配合學校心理咨詢中心做好心理測試工作,,保證有序引導,、全員參與,做好測試過程中的保密工作,。測試結束后積極跟進測試結果,。
2.主抓“典型學生群體”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如新生,,畢業(yè)生,,學業(yè)問題學生(包括缺勤較多、掛科,、留級學生),,家庭重大變故學生、心理問題學生,,身體問題學生,、貧困生。輔導員及班主任建檔跟進,。
3.定期了解并更新學生情況,,指導各基層班每周填寫學校心理健康系統(tǒng)的周報表,負責老師每月匯總《人文與教育學院重點關注學生排查干預登記表》,,密切留意及掌握這些學生的檔案與動態(tài),,做好對重點關注學生的篩查及跟進工作,實現(xiàn)“一對一”重點幫扶,。本學期重點關注名單可另附表,。
三、開展多樣化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動
1.文教心理保健委員的培訓首次采用了“微演說”課堂的方式——創(chuàng)新開展,、探討心理保健委員這個重要隊伍的選拔培訓新形式,。
2.學院官方微信增設“陽光心靈講座”專欄
3.“心晨暖心PASTA”感恩活動——鼓勵大學生運用傳統(tǒng)明信片+新媒體技術,包括PPT,、微視頻,、電子雜志、易班網頁,、微信公眾號等傳遞心聲,,倡導大學生以積極的心態(tài)對待生活,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之文明和諧,。
4.校友重磅回歸——心理成長沙龍
四,、積極配合心理中心開展相關工作
我院心理系教師、輔導員積極為學生開設心理健康輔導課,;并組織學生參加學校心理中心的相關活動,;爭取申報相關課題項目,;及時上報學院心理工作的動態(tài),多方合力,,共同探索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有效方法和途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