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澤坤老師通過“抓逃手指”的趣味游戲互動開篇,開啟以“攜手同行,為心護航”為主題的培訓,讓心理保健委員們在歡聲笑語中拉近彼此距離,共同探索心理健康之旅。培訓的內(nèi)容主要包括明確職責、教授技能和自我成長三部分。
徐澤坤老師首先在培訓會上說明了心理保健委員的職責,心理保健委員作為班級心理健康守護者,需秉持尊重、保密原則開展工作。工作應當側(cè)重于預防與疏導,關注重點人群。切勿“大事化小、小事化了”,要認真對待每一次反饋,確保問題得到妥善解決,在每一次的守護中都會有所收獲。
談心談話是心理保健工作的核心技能之一。徐澤坤老師從教授識別心理危機入手,強調(diào)真誠、耐心與尊重的重要性,再到具體的談話技巧,層層遞進。這些實用的技能,將成為他們架起與同學心靈溝通橋梁的有力工具,讓溫暖與理解在對話中流淌。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徐澤坤老師系統(tǒng)地總結(jié)了知識技能方面,鼓勵心理委員們持續(xù)學習,同時強調(diào)將所學知識運用到實際工作中的必要性。心理保健委員要認真對待每一次反饋,確保問題得到妥善解決,在每一次的守護中實現(xiàn)他人與自身的雙重成長。
以“愿你看見光,追隨光,成為光,散發(fā)光”語句結(jié)尾,既是對心理保健委員的美好祝福也是殷切希望。
徐澤坤老師在會議開頭特意指出,此次會議對大四心理委員而言,是最后一次心委會議,意義非凡,是一次珍貴的成長與增能契機。接著通過有趣的“抓逃手指”游戲,迅速點燃了現(xiàn)場的氣氛,以“攜手同行,共筑‘心‘力”為主題開始了本次的培訓。培訓內(nèi)容包括三大部分。
老師從情緒的起伏、行為的異常、軀體的信號到認知的偏差,全方位講解大學生常見心理問題識別方法,從談心,談話技巧,心理危機識別與干預,到心理保健委員的自我賦能,讓心理委員們學會捕捉每一個可能的心理“信號燈”,掌握打開同學心扉的“密語”,學會“助人助己,自助助人”。只有先照顧好自己的心靈,才能更好地照亮他人,實現(xiàn)雙向的成長與守護。
工作倡議為心理委員們明確了工作方向與重點;問題問答直面實際工作中的難題,給出了切實可行的解決方案;現(xiàn)場互動更是激發(fā)了思維的碰撞,讓每一位參與者都在交流中收獲智慧,在分享中共同成長。
會議的最后,徐老師為心理保健委員推薦了心理健康教育相關的公眾號和資源,為心理委員們提供了持續(xù)學習的優(yōu)質(zhì)平臺。
此次心理委員培訓會,如一場及時雨,滋潤了心理委員們的心田,為他們的工作注入了新的能量與智慧。相信在未來的日子里,他們將以更加專業(yè)、熱忱的態(tài)度,守護同學們的心理健康,讓校園處處洋溢著溫暖與陽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