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詩刊》、《人民文學(xué)》與廣東觀音山國家森林公園共同舉辦的第五屆“觀音山杯”全國詩歌大賽于2012年6月10日截稿,。此次大賽歷經(jīng)近半年的征稿時間,,共收到詩歌來稿三千余首,在全國詩壇影響巨大,。2012年6月11日至15日,,由詩刊社著名詩歌評論家、著名詩人組成的評委會召開評審會,,為了公正,、公平起見,所有來稿采取不記名投票,,經(jīng)過評委們充分討論,,多輪投票,最終產(chǎn)生獲獎結(jié)果,。我院09中文師范3班熊偉同學(xué)創(chuàng)作的《觀音山詩韻》(散文詩四章)獲得優(yōu)秀獎,。6月23日(端午節(jié)),,將在廣東觀音山國家森林公園舉行第五屆“觀音山杯”全國詩歌大賽盛大頒獎儀式。
第五屆“觀音山杯”全國詩歌大賽評委:商震,、周所同,、馬新朝、榮榮,、娜夜,、雷平陽、邰筐
特等獎(空缺)
一等獎(每名3000元)
《觀音山》(組詩) 朱巧玲(四川)
二等獎(每名2000元)
《虛幻之音》 韓玉光(山西)
《觀音山:小時光》 羌人六(四川)
三等獎(每名1000元)
《觀音山抒懷》(外一首) 邢海珍(黑龍江)
《觀音山,,人間凈土》(組詩) 楊 康(重慶)
《感恩湖畔悟感恩》 范 明(北京)
優(yōu)秀獎(每名300元)
爪哇島(山東) 趙燕磊(山東) 蔣 明(四川) 重慶子衣(重慶) 徐金秋(湖北)
趙長在(河北) 張 之(四川) 鷹啄天(湖南) 林漢筠(廣東) 且 東(廣東)
木葉葉(山西) 祝成明(江西) 許澤平(廣東) 凹 凸(江西) 吳正凱(湖南)
唐 朝(河南) 黃巢菊(湖南) 關(guān)雪霞(陜西) 熊 偉(廣東) 姚亞南(四川)
陳于曉(浙江) 陸燕姜(廣東) 孫海濤(湖南) 祁佩婷(廣東) 黃圣鳳(安徽)
黃 宇(廣東) 周齊林(江西) 凌 鷹(湖南) 李新春(河南) 賀強(qiáng)松(四川)
觀音山詩韻(散文詩四章)
熊偉
三月的禾雀花
三月柔軟,,我在無心的春夢里邂逅你一眼嫣然的容顏。那繾綣的笑意,,宛如初春暖陽,,恣意的漂浮在觀音山的云朵之上,漂浮在我冬眠未醒的心上,。
三月的禾雀花,,把滿腹的心事在春風(fēng)的懷抱中緩緩攤開,仿佛一個受傷者自言自語地敘述者自己不為人知的傷痛,。我假裝成一個善良的傾聽者,,存心覬覦你那些沉淀在歲月深處的愛情。我深信,,只言片語的溫暖,,即使是虛構(gòu)出來的柔情,于我這身心疲憊的浪跡者而言,,都是難求的良藥,。
三月的禾雀花,歷經(jīng)了酸辛,、漫長的修煉和等待,,終于可把一身的苦難交給陽光。甚至,,可以讓那些發(fā)霉的心事赤裸地曝曬在正義的陽光下,,讓陽光的親吻和撫摸去喚醒那沉睡的溫暖,善良以及愛,。
禾雀花的芳香,,是三月詩意的雨絲,溫柔的沁入游人焦渴的心靈,。禾雀花的容顏,,是三月大地?fù)Q上的青蔥膚色,是觀音山下的男子們多年前對愛情的期盼,。
三月的禾雀花,,憂傷宛如宋詞里的女子,。我徜徉在溫軟的夢里,一不小心,,遺落了僅剩的半寸思念,。
禪思
此刻,我虔誠地立于觀世音菩薩石雕像前,,我雙手合十,,仿佛自己也成了一尊佛像。此刻,,我終于找到了了一條可以穿越苦難和沉重的路徑,。此刻,我所有的理想,,歡樂和憂傷都浸泡在莊嚴(yán)地沉思中,。三月的春風(fēng)拉長了我思維的繩線。
有時,,站得高不是為了炫耀,,不是為了征服,而是為了把一切看得更加瞭遠(yuǎn),。就像這靜靜矗立的觀音石像,,巍然挺立于時間深處,默默地承受著時間給予的風(fēng)霜日曬,,獨自微笑著消化那些不為人知的清冷與孤寂。
人生,,歡樂如春花,,終會散去。人生,,痛苦如寒風(fēng),,終究也無可避免。是非恩怨,,也不過是遺落在季節(jié)里的凋葉,,終究會消失不見。
此刻,,我就是一尊佛像,,舍棄了俗世里的塵埃,只用一種淡然的姿態(tài),,迎接生命饋贈的甜,,或者苦。
感恩湖的守望
在觀音山,,我愿成為感恩湖畔的一株小草,,悉心學(xué)習(xí)或模仿感恩湖那風(fēng)雨不變的堅守,,或許,讓我成為氤氳在感湖上的一縷云煙,,借機(jī)融化在感恩湖的清波綠水中,。
感恩湖,一如其感恩之名,,像一名德高望重的智者隱跡于觀音山的密林深處,。三百年來,守望著不變的約定,,在時間漫長而沉重的擊打下,,初衷不改,依舊誠懇地詮釋著那個叫做感恩的名詞,。
多年前,,感恩湖就折斷了飛翔的翅翼,舍棄了擁抱大海的理想,,只有心中深藏的那個故事,,三百年風(fēng)雨不變地守望著的那個名詞,才是那綠波深處最真切的夢,。
所以,,我愿化作一滴水珠融入你深情的懷抱,只為窺探你內(nèi)心深處那個故事,,只為感謝你始終不懈地為我們堅守著一塊純潔之地,。
觀音山印象
三月的觀音山,絲雨纏綿,,春風(fēng)細(xì)軟,。柔美的禾雀花乘機(jī)傾訴著那段鮮為人知的情事。
在觀音山,,一切充滿詩意,,觸目皆為情致。
那蜿蜒曲折的涓涓細(xì)流,,穿隙撫石,,飛花濺玉。雖為普渡之河,,實乃勝景之門敞開,,誘惑著更多追求美的步履。
那隱藏在密林深處的一彎清水,,拒絕了外界的江河大海,,懷揣著古老的心事獨守歲月靜好。我想,那顆顆晶瑩的水珠,,以及那些游弋其中的生靈,,他們深沉的記憶深處定然還藏著三百年前那個關(guān)于感恩的故事。
在觀音山,,那尊碩大的觀世音佛像拒絕喧囂,,他沉默不語,仿佛在為我長久以來的迷途不返指點迷津,。在與他雙目對視的那一刻我突然頓悟——
在浮沉不定的人生旅途上,,必須為自己的心靈留守一片清凈,高潔的凈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