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馬培訓|信仰更比生命重 艱苦奮斗攻難關
2018年8月28日早上,青馬學員在老師的帶領下分別去了小井紅軍烈士之墓、紅軍第四軍醫(yī)院和龍?zhí)?,下午便在基地中心學習紅軍編織草鞋。
整理好隊伍,,各班學員首先來到了小井紅軍烈士之墓。哀悼過后,,學員們圍繞墓碑走一圈以表示對革命先烈的尊重,。凝視著革命烈士之墓,,我們不禁對紅軍先烈們肅然起敬:他們每一個人都是為理想而來,,為信仰而戰(zhàn),他們用自己的青春和生命詮釋著理想和信念,,這信仰使得中國共產黨人如鋼鐵般堅強,。盡管前途坎坷、荊棘密布,,但他們始終不畏艱苦,、砥礪前行。
薩德說過:“世界上有兩樣東西是亙古不變的:一是高懸在我們頭頂上的日月星辰,,一是深藏在每個人心底的高貴信仰,。”在風雨如晦的中國,,紅軍戰(zhàn)士們懷揣著革命信仰義無反顧地走上井岡山,,為的就是用自己如火的革命熱情和寶貴的生命,為中國的和平貢獻出自己的力量,。
在祭奠完革命先魂后,,學員們來到了紅軍第四軍醫(yī)院。在導游的講解下,,我們了解了中國工農紅軍早期著名將領張子清“張師長獻鹽”的偉大事跡,。
紅軍戰(zhàn)士為他們所信仰的革命事業(yè),,英勇無畏地獻出了自己的一切,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學員們此時置身于歷史的發(fā)生地,,可以切身地體會到革命是個苦難的歷程。當年的生活如此艱難,,但是戰(zhàn)士們卻沒有放棄,,他們始終保持著艱苦奮斗的精神,保持著革命斗志,,一次又一次地擊退敵人,。
國家的繁榮昌盛都離不開一代又一代人的拼搏精神,離不開中華民族文明的斗爭精神,。如今我們處于新時代,,面臨重大機遇和挑戰(zhàn)。要實現(xiàn)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更是離不開我們廣大青年的鍥而不舍,、艱苦奮斗的精神。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將美好的夢想和理想一步步實現(xiàn),。
接著,學員們來到了井岡山龍?zhí)?。井岡山龍?zhí)蹲湓诰畬奖泵?,黃洋界南麓,是一個以群瀑集聚為顯著特色的景區(qū),,素有五潭十八浦之稱,。五潭十八瀑潭潭無俗水,瀑瀑似神女,,隨景暢想曲,,千姿心中意。沿著石砌小道盤旋而下,,路旁斑駁的巖石仿佛在像我們訴說著歷史的滄桑,,宏偉的瀑布咆哮而下,就像那一首首被萬家傳唱的紅色歌謠,,在山谷里久久回蕩,。
大家的思緒被帶回到那個紅色時代,回想著當年紅軍在此走過的心境,,那時的他們定沒有我們這般悠閑,,有的只是堅定的理想和為了革命拋頭顱灑熱血的革命精神,而張子軍在龍?zhí)娥B(yǎng)傷的故事更是感染并激勵著我們一代又一代人,。
感謝那些在革命道路上獻出自己青春,,獻出自己生命的革命烈士,。革命先輩的偉大事跡,鞭策著全國人民艱苦奮斗,、繼續(xù)前進,。
為進一步加強革命傳統(tǒng)教育,弘揚紅色革命精神,,基地于今天下午邀請兩位民間老藝術家教學員們編草鞋,。
共產黨軍人們把草鞋喻為傳家寶,用稻草制作的簡易草鞋,,很好的詮釋了在那個戰(zhàn)火紛飛的年代,,革命先輩們艱苦奮斗的革命精神。草鞋是歷史的象征,,它傳遞了在新形勢下,,中國人民將永遠繼承革命前輩英勇戰(zhàn)斗、不怕犧牲的堅強決心,。
我們腳踏的土地是革命的印記,,每一寸土地都有先烈的溫度。先烈舍小我,,為大我,,960萬土地是他們的付出,沒有他們就沒有和平的今天,,每一位先烈都值得我們尊重,、懷緬。祖國大好山河,,青春花季少年,,堅定信仰,終能如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