團隊成員
|
劉芳,;劉大海;羅樹紅;周亞鳳,;楊安平,;劉連,;劉靖,;劉娜,;陳敏敏,;張曉莉,;周盈;尋陽,;楊畫,;梁一俊,;劉輝,;廖婉琴;范麗霞,;
|
團隊研究內(nèi)容
|
(1)建立藥物篩選和鑒定平臺、醫(yī)工結(jié)合新型交叉平臺,;
(2)擬從上,、中、下游針對炎癥性腫瘤和結(jié)核病的發(fā)生,、發(fā)展進行系統(tǒng)研究,,旨在發(fā)現(xiàn)腫瘤和結(jié)核病臨床的特征性診斷標志物及開發(fā)人工智能算法;
(3)探索微環(huán)境中多因子結(jié)構(gòu)與功能,、相互作用機制,;
(4)在炎癥性腫瘤的生物治療領(lǐng)域?qū)で蠡蚓庉嫛⑷芰霾《局委?、細菌靶向治療,、免疫細胞治療等新手段?/span>
(5)篩選腫瘤和結(jié)核病干預相關(guān)天然藥物及基于新靶點的新型生物藥創(chuàng)制產(chǎn)品,,為后續(xù)產(chǎn)業(yè)化奠定基礎(chǔ)。
|
近三年立項科研項目
|
近3年團隊科研項目獲得立項共計31項,,承擔國家自然科學基金8項,,廣東省自然科學基金等省級以上項目9項,市廳級等項目8項,,累計到賬項目經(jīng)費478.58萬元(不包括高建項目約190萬),。具體項目列表如下:
序號
|
來源
|
類別
|
名稱(下達編號)
|
起訖時間
|
負責人
|
本單位到賬經(jīng)費(萬元)
|
1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
|
面上項目
|
CXCR6介導彌漫大B細胞淋巴瘤sCXCL16自/旁分泌雙重作用(81570202)
|
2016.01-2019.12
|
劉芳、劉靖等
|
60
|
2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
|
面上基金
|
miR-181和miR-494在小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損傷中的作用及分子調(diào)控機制的研究(81870307)
|
2019.01-2022.12
|
劉大海
|
57
|
3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
|
面上基金
|
β-catenin 調(diào)控的信號通路在小鼠心肌缺血 再灌注損傷中的作用和分子機制(C0023143)
|
2016.01-2019 .12
|
劉大海
|
67
|
4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
|
面上基金
|
羊傳染性膿胞病毒抑制結(jié)直腸癌細胞生長和轉(zhuǎn)移的分子機制
|
2018.01-2021.12
|
羅樹紅
|
55
|
5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
|
面上基金
|
結(jié)核分枝桿菌CRISPR系統(tǒng)的鑒定和功能研究(31770150)
|
2018.01-2021.12
|
周亞鳳
|
24
|
6
|
國家衛(wèi)生計生委
|
重大專項(子項目)
|
結(jié)核病新疫苗的臨床實驗和關(guān)鍵技術(shù)研究(2018zx10731301)
|
2018.01-2020.12
|
畢利軍,、John chen,、劉芳、周亞鳳,、陳勇等
|
10
|
7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
|
博士啟動
|
CXCL16調(diào)控彌漫大B細胞淋巴瘤微環(huán)境中單核/巨噬細胞表型,、功能及機制研究(81801558)
|
2019.01-2021.12
|
陳敏敏
|
21
|
8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
|
博士啟動
|
EspB通過介導EsxA/EsxB的分泌影響結(jié)核分枝桿菌致病性的機制研究(31800129)
|
2019.01-2021.12
|
張曉莉
|
25
|
9
|
廣東省教育廳項目
|
重點平臺及科研特色創(chuàng)新項目
|
傳染性膿皰病毒編碼免疫調(diào)控蛋白的鑒定及其與宿主細胞相互作用的分子機制研究
|
2018.06-2020.06
|
羅樹紅
|
30
|
10
|
廣東省教育廳項目
|
“創(chuàng)新強校”特色創(chuàng)新項目
|
CXCL16/CXCR6介導非霍奇金淋巴瘤自分泌作用的靶基因與信號通路研究(2015KTSCX154)
|
2016.01-2017.12
|
劉芳
|
6
|
11
|
廣東省教育廳項目
|
重點平臺及科研特色創(chuàng)新項目
|
CXCL16調(diào)控彌漫大B細胞淋巴瘤微環(huán)境中單核/巨噬細胞的功能及機制研究
|
2018.06-2020.06
|
陳敏敏
|
3
|
12
|
廣東省教育廳項目
|
重點平臺及科研特色創(chuàng)新項目
|
新一代CTC微流控納米芯片液體活檢個體化治療技術(shù)的研發(fā)應用
|
2018.06-2020.06
|
劉大海
|
6
|
13
|
廣東省科學技術(shù)廳
|
重大專項
|
高效基因打靶介導的多基因聯(lián)合抑制乳腺癌轉(zhuǎn)移的研究
|
2014.01-2015.12
|
劉芳,、劉靖等
|
20
|
14
|
廣東省科學技術(shù)廳
|
廣東體必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合作項目)
|
廣東省結(jié)核病系統(tǒng)生物學和轉(zhuǎn)化醫(yī)學工程技術(shù)中心
|
2017.01-2018.12
|
畢利軍,、周亞鳳、周盈,、張曉莉等
|
/
|
15
|
廣東省科學技術(shù)廳
|
協(xié)同創(chuàng)新與環(huán)境平臺建設
|
廣東省結(jié)核病系統(tǒng)生物學和轉(zhuǎn)化醫(yī)學重大科技成果產(chǎn)業(yè)化基地
|
2017.01-2018.12
|
畢利軍,、周亞鳳、周盈,、張曉莉等
|
18.18
|
16
|
廣東省自然科學基金委
|
博士啟動
|
非霍奇金淋巴瘤CXCL16的表達與惡性表型關(guān)系研究
|
2015.08-2018.12
|
劉連,、劉芳等
|
10
|
17
|
廣東省自然科學基金委
|
重點平臺及科研特色創(chuàng)新項目
|
CXCL16/CXCR6調(diào)控NHL自分泌作用的靶基因與信號通路研究
|
2016.01-2018.12
|
劉芳、劉連,、劉靖等
|
6
|
18
|
佛山市科技局
|
佛山市科技創(chuàng)新平臺項目
|
基因編輯工程技術(shù)研究中心(2015AG10010)
|
2016.01-2018.12
|
劉芳,、
|
50
|
19
|
其它市廳項目
|
橫向課題
|
佛山市職業(yè)病危害監(jiān)測預警系統(tǒng)的建立和危害分析關(guān)鍵控制點方法的應用
|
2016.11-2018.10
|
劉連等
|
10
|
20
|
佛山科學技術(shù)學院
|
醫(yī)學類科技攻關(guān)項目
|
CXC趨化因子配體16在口腔鱗癌中的表達及作用研究
|
2014.09-2016.08
|
陳小艷、劉芳等
|
0.4
|
21
|
佛山市科技局項目
|
科技計劃項目
|
特異性阻斷Hh信號通路對乳腺癌細胞侵襲轉(zhuǎn)移的影響
|
2014.07-2016.07
|
葉泉英,、劉芳等
|
自籌
|
22
|
佛山市科技局項目
|
醫(yī)學類科技攻關(guān)項目
|
Lp-PLA2在巨噬細胞活化和促進AS發(fā)生發(fā)展的研究
|
2015.10-2017.12
|
劉連,、劉芳、劉靖等
|
自籌
|
23
|
佛山市科技局項目
|
醫(yī)學類科技攻關(guān)項目
|
CRISPR/Cas9 介導的 CXCL16/CXCR6 雙靶點聯(lián)合干預乳腺癌轉(zhuǎn)移的研究
|
2016.11-2018.11
|
劉靖,、劉娜等
|
自籌
|
24
|
佛山市科技局項目
|
醫(yī)學類科技攻關(guān)項目
|
外泌體非編碼RNA在惡性淋巴瘤的表達與分析及其分子機制研究
|
2018.01-2019.12
|
劉娜
|
自籌
|
25
|
佛山市科技局項目
|
醫(yī)學類科技攻關(guān)項目
|
抑制c-met 逆轉(zhuǎn)口腔鱗狀細胞癌對西妥昔單抗抵抗的分子機制研究
|
2018.01-2019.12
|
楊畫
|
自籌
|
26
|
佛山科學技術(shù)學院
|
科研啟動項目
|
趨化因子CXCL16及其受體CXCR6蛋白結(jié)構(gòu)研究
|
2017.01-2020.01
|
尋陽
|
20
|
27
|
佛山科學技術(shù)學院
|
科研啟動項目
|
天然活性成分快速篩選與效應評價
|
2017.11-2020.12
|
鄭兆廣
|
30
|
28
|
佛山科學技術(shù)學院
|
科研啟動項目
|
ISAba1轉(zhuǎn)座誘導鮑曼不動桿菌對碳青霉烯抗生素耐藥的機制研究
|
2018.01-2020.12
|
陳鑫
|
10
|
29
|
佛山科學技術(shù)學院科
|
科研啟動項目
|
結(jié)核分枝桿菌ESX-1系統(tǒng)分泌相關(guān)蛋白的結(jié)構(gòu)和功能研究
|
2017.11-2020.12
|
張曉莉
|
25
|
30
|
佛山科學技術(shù)學院
|
科研啟動項目
|
結(jié)核分枝桿菌非同源末端連接修復系統(tǒng)(NHEJ)調(diào)控因子的發(fā)現(xiàn)和功能研究
|
2017.11-2020.12
|
周盈
|
25
|
31
|
佛山科學技術(shù)學院
|
科研啟動項目
|
結(jié)核桿菌Rv0164結(jié)構(gòu)與功能的研究
|
2017.11-2020.12
|
周亞鳳
|
80
|
|
近三年發(fā)表學術(shù)項目
|
團隊近3年發(fā)表SCI學術(shù)論文18篇,,專著5篇,具體見下表:
序號
|
名 稱
|
作者
|
時 間
|
發(fā)表刊物/出版社
|
備注
|
1
|
Co-expression of CXCL 16 and CXCR6 is a risk factor for poor prognosis of patients with diffuse large B cell lymphoma.
|
劉芳(*)
|
201601
|
Int J Clin Exp Pathol
|
SCI收錄
|
2
|
Interactions of Methylenetetra hydrofolate Reductase Gene Polymorphisms, Folate and Homocysteine on Blood Pressure in a Chinese Hypertensive Population.
|
劉芳(*)
|
201704
|
Clin.Lab.
|
SCI收錄
|
3
|
Orf virus: A promising new therapeutic agent
|
王瑞雪,,羅樹紅(*)
|
201807
|
Rev Med Virol
|
SCI收錄
|
4
|
Construction of multiple locus gene-targeting vector by TALEN nuclease in breast cancer cells in human genome engineering
|
劉連,,劉芳
|
2018
|
Basic & Clinical Pharmacology & Toxicology
|
SCI收錄
|
5
|
3D-QSAR Studies of 1,2,3,9b-tetrahydro-5H-imidazo[2,1-a] Isoindol-5-ones Derivatives as RSV Fusion Inhibitors
|
劉連,郭嘉亮(*)
|
2018
|
Letters in Drug Design & Discovery
|
SCI收錄
|
6
|
Connectivity properties in the prefrontal cortex during working memory: A near-infrared spectroscopy study
|
孫金燕
|
2018
|
Journal of Biomedical Optics
|
SCI收錄
|
7
|
Effects of PKM2 on global metabolic changes and prognosis in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from gene expression to drug discovery
|
劉大海
|
201812
|
BMC Cancer
|
SCI收錄
|
8
|
Structural and genetic analysis of START superfamily protein MSMEG_0129 from Mycobacterium smegmatis
|
周盈
|
201802
|
FEBS Letters
|
SCI收錄
|
9
|
Screening bioactive components of Glycyrrhiza uralensis Fisch. with isolated perfused lungextraction and HPLC-ESI-MSn analysis
|
鄭兆廣,,劉芳,,王瑞雪,楊安平(*)
|
2019
|
Journal of Pharmaceutical and Biomedical Analysis
|
SCI收錄
|
10
|
The putative polyketide cyclase MSMEG_0129 from Mycobacterium smegmatis: purification, crystallization and X-ray crystallographic analysis
|
畢利軍,,周盈,,周亞鳳
|
201801
|
Acta Crystallographica Section F F-Structural Biology Communications
|
SCI收錄
|
11
|
Effect of pH and added slag on the extractability of Si in two Si-deficient sugarcane soils
|
周亞鳳(*)
|
201708
|
Chemosphere
|
SCI收錄
|
12
|
Structural Analysis of the Regulatory Mechanism of MarR Protein Rv2887 in M. Tuberculosis
|
畢利軍(*),,周亞鳳,
|
201801
|
Scientific Report
|
SCI收錄
|
13
|
Competitive and noncompetitive adsorption of silicate and phosphate by two acid Si-deficient soils and their effects on P and Si extractability
|
周亞鳳(*)
|
201805
|
soil science and plant nutrition
|
SCI收錄
|
14
|
Properties of seawater neutralized bauxite residues and changes in chemical, physical and microbial properties induced by additions of gypsum and organic matter
|
周亞鳳(*)
|
201806
|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
SCI收錄
|
15
|
Growth of Rhodes grass and leaching of ions from seawater neutralized bauxite residues after amendment with gypsum and organic wastes
|
周亞鳳(*)
|
201808
|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
SCI收錄
|
16
|
Potential use of two filter media in constructed wetlands for simultaneous removal of As, V and Mo from alkaline wastewater – Batch adsorption and column studies
|
周亞鳳(*)
|
201808
|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
SCI收錄
|
17
|
Competitive adsorption and desorption of arsenate, vanadate, and molybdate onto the low-cost adsorbent materials alum water treatment sludge and bauxite
|
周亞鳳(*)
|
201803
|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Pollution Research
|
SCI收錄
|
18
|
Increased leaching and addition of amendments improve the properties of seawater-neutralized bauxite residue as a growth medium
|
周亞鳳(*)
|
201804
|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Pollution Research
|
SCI收錄
|
19
|
生理學與疾病
|
劉芳,、劉娜,、劉靖、劉連
|
2018
|
鄭州大學出版社
|
一般教材
|
20
|
醫(yī)學科研設計與論文寫作(第2版)
|
孟紅旗(主編)劉芳(參編)
|
2015
|
人民軍醫(yī)出版社
|
專著
|
21
|
病理生理學
|
劉芳,、劉靖(參編)
|
2015
|
世界圖書出版公司
|
國家規(guī)劃教材
|
22
|
人體解剖生理學
|
劉文國,、劉娜(參編)
|
2016
|
醫(yī)藥科技出版社
|
國家規(guī)劃教材
|
23
|
生理學
|
劉芳、劉娜(參編)
|
2016
|
世界圖書出版社
|
國家規(guī)劃教材
|
|
近三年獲得科研成果
|
(1)近3年團隊科研項目獲得立項共計31項,,承擔國家自然科學基金8項,,廣東省自然科學基金等省級以上項目9項,市廳級等項目8項,,累計到賬項目經(jīng)費478.58萬元(不包括高建項目約190萬),;
(2)團隊近3年發(fā)表SCI學術(shù)論文18篇,專著5篇,;
(3)團隊近3年與廣東體必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開展了廣泛的合作,在開展基礎(chǔ)科研的同時,,積極尋求成果轉(zhuǎn)化和產(chǎn)業(yè)化的有效途徑,。該公司董事長畢利軍長期從事結(jié)核病系統(tǒng)生物學和轉(zhuǎn)化醫(yī)學研究,有深厚的產(chǎn)業(yè)化基礎(chǔ),。目前,,該公司主要從事結(jié)核病基礎(chǔ)研究相關(guān)科研工具的開發(fā)以及結(jié)核病的診斷,預防相關(guān)的試劑和配套儀器設備研發(fā),,為國內(nèi)結(jié)核病基礎(chǔ)研究水平的提升,,結(jié)核病有效篩查和防控做出了突出貢獻。目前,,該公司已經(jīng)獲得廣東省系統(tǒng)生物學與轉(zhuǎn)化醫(yī)學重點實驗室,,廣東省結(jié)核病系統(tǒng)生物學和轉(zhuǎn)化醫(yī)學工程技術(shù)中心,以及廣東省結(jié)核病系統(tǒng)生物學和轉(zhuǎn)化醫(yī)學重大科技成果產(chǎn)業(yè)化基地等榮譽,,且多次承擔國家重大專項,,目前已經(jīng)有多款產(chǎn)品研發(fā)成功,并上市,。其中,,包括:X.DOT?結(jié)核分枝桿菌特異性細胞免疫反應檢測試劑盒;細菌超聲分散儀,,多達4000余種重組的結(jié)核分枝桿菌蛋白以及全球首發(fā)的結(jié)核分枝桿菌蛋白質(zhì)芯片,,以及人和小鼠的細胞因子檢測試劑盒等。
(4)團隊近3年依托科研項目研究,,積極開展技術(shù)轉(zhuǎn)化,,共計申請24項專利,,其中19項發(fā)明專利,具體見下表:
序號
|
名 稱
|
作者
|
專利類型
|
專利號
|
1
|
趨化因子CXCL16與腫瘤壞死因子-α在制備抑制彌漫大B細胞淋巴瘤細胞增殖藥物中的應用
|
劉芳
|
發(fā)明
|
201610917685.5
|
2
|
趨化因子CXCL16與腫瘤壞死因子-α制備抑制彌漫大B細胞淋巴瘤細胞增殖藥物中的應用
|
劉芳
|
PCT
|
|
3
|
丁香酚丁香油在抑制口腔條件致病菌的應用
|
杜卓,、劉芳,、張麗華等
|
PCT
|
PCT/CN2017/098568
|
4
|
一種新型自動沉底的袋-泡茶包裝袋
|
杜卓、劉芳,、劉娜,,等
|
實用
|
201821284138.9
|
5
|
一種新型自動沉底的袋-泡茶包裝袋
|
杜卓、劉芳,、郭嘉亮,、劉娜
|
實用
|
201821284263.X
|
6
|
一種將賀卡、書鑒(書簽),、明信片集于一體新型多功能臺歷
|
杜卓,、劉芳、楊畫,、劉連
|
實用
|
201821284261
|
7
|
丁香酚丁香油在抑制口腔條件致病菌的應用
|
杜卓,、譚淑儀、劉芳,、張麗華,、林樹輝
|
PCT
|
PCT/CN2017/098568
|
8
|
用于尿道或肛門的丁香酚丁香油栓劑及其制備方法
|
杜卓、劉芳,、張麗華,、楊秀娟、譚淑儀
|
PCT
|
PCT/CN2017/098570
|
9
|
丁香酚/丁香油對軟組織上致病菌的殺滅應用
|
杜卓,、譚淑儀,、劉芳、張麗華,、林樹輝
|
PCT
|
PCT/CN2017/104683
|
10
|
一種藥物崩解儀
|
杜卓,、劉芳、付利,、翁閃凡
|
實用
|
201721156712.8
|
11
|
一種用于教學的栓劑模具組件
|
杜卓,、劉芳、翁閃凡,、付利
|
實用
|
201721156199.2
|
12
|
一種抗高溫脅迫的重組恥垢分枝桿菌的構(gòu)建方法
|
周盈,、魏文靜、張曉莉,、王緒德,、周亞鳳 劉芳、畢利軍
|
發(fā)明
|
201810774899 .0
|
13
|
一種非同源末端體系,、制備方法及應用
|
周盈,、張曉莉,、王緒德、周亞鳳,、畢利軍
|
發(fā)明
|
201710414508 .X
|
14
|
一種通過合成生物學制備異煙肼煙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的方法
|
王緒德,、周亞鳳、畢利軍,、周盈,、張曉莉
|
發(fā)明
|
201810313698 .0
|
15
|
一種通過合成生物學制備乙硫異煙胺煙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的方法
|
王緒德、周亞鳳,、畢利軍,、周盈、張曉莉
|
發(fā)明
|
201810313735 .8
|
16
|
一種復方藥物組合物及其用途
|
劉連
|
發(fā)明
|
201710443821.6
|
17
|
一種含有阿司匹林的偶聯(lián)物及其制備方法和用途
|
劉連
|
發(fā)明
|
201710443813.1
|
18
|
一種含有癌細胞靶向分子的偶聯(lián)物及其制備方法和用途
|
劉連
|
發(fā)明
|
201710444347.9
|
19
|
一種具有抗淋巴瘤活性的復方藥物組合物及其用途
|
劉連
|
發(fā)明
|
201710444337.5
|
20
|
一種具有抗淋巴瘤作用的復方藥物組合物及其用途
|
劉連
|
發(fā)明
|
201710443193.1
|
21
|
一種具有抗腫瘤活性的偶聯(lián)物及其制備方法和用途
|
劉連
|
發(fā)明
|
201710444346.4
|
22
|
一種雙環(huán)醇–雙氯芬酸偶聯(lián)物及其制備方法和用途
|
劉連
|
發(fā)明
|
201710443195
|
23
|
一種雙環(huán)醇–葉酸偶聯(lián)物及其制備方法和用途
|
劉連
|
發(fā)明
|
201710443824.X
|
24
|
一種雙環(huán)醇–乙酰半胱氨酸偶聯(lián)物及其制備方法和用途
|
劉連
|
發(fā)明
|
201710444338.X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