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8-1963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生物物理系
1963-至今中國科學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研究實習員、助理研究員、副研究員、研究員
1982-1984 德國馬克斯-普朗克生物化學研究所,生物大分子結構實驗室A.V.Humboldt Research Fellow (洪堡學者)
1988 英國約克大學化學系,蛋白質晶體學實驗室,Wellcome Research Fellow
2005 當選中國科學院院士
曾任中科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副所長,分子生物學研究中心主任,中國生物物理學會副理事長,中國晶體學會副理事長,現(xiàn)兼任《中國科學-生命科學》學報主編,《生物化學與生物物理進展》學報主編。
長期從事蛋白質三維結構及其與功能關系和分子改造研究。早年主要研究蛋白質激素、多肽神經毒素及動植物天然防御蛋白(包括抗真菌、抗病毒、抗腫瘤蛋白),作為主要成員參加我國胰島素晶體結構研究。研究成果獲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2次,中科院科技進步一等獎。
2000年早期研究植物天然防御和微生物致病相關蛋白質,包括抗真菌、抗病毒、抗腫瘤蛋白的結構與功能。近年的研究方向為病原結構生物學,主要研究外源(如病原體感染)和內生(如生理基因突變)病原因素致病的蛋白質結構-功能基礎,及其基于三維結構的分子機理,為深入解析疾病發(fā)生與防御機制提供精確定量的新知識新原理,從而對相關疾病的防治和藥物設計具有重要意義,也是全面認識生命活動的一個重要方面。研究獲得一系列重要成果。2011年解析神經退行性疾病AOA1相關蛋白質復合物三維結構及致病分子機理,對AOA1神經變性疾病的發(fā)生機制提供了精確、定量的新知識、新原理、新概念,入選“生物無機和有機百科全書”(《Encyclopedia of Inorganic and Bioinorganic Chemistry》2012)。同時成為針對該類疾病創(chuàng)新生物醫(yī)藥研發(fā)的重要基礎。
已在Nature、Science 等SCI收錄的刊物發(fā)表原始研究論文200余篇,被上千次廣泛引用;編著出版41萬字《蛋白質工程》一書,被列為“十五”國家重點圖書,全國優(yōu)秀暢銷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