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名
|
周松青
|
性別
|
男
|
專業(yè)技術職務
|
副教授
|
第一學歷
|
大專
|
|||||||
出生年月
|
1968年12月
|
行政職務
|
無
|
最后學歷
|
博士研究生
|
|||||||||
第一學歷和最后學歷畢業(yè)時間、學校、專業(yè)
|
第一學歷:1989年7月畢業(yè)于景德鎮(zhèn)陶瓷學院材料學院,硅酸鹽工藝
最后學歷:2006年12月畢業(yè)于湖南大學材料學院,材料科學專業(yè)
|
|||||||||||||
主要從事工作與
研究方向
|
早期從事建筑陶瓷、特種陶瓷生產(chǎn)、開發(fā)工作。在大學工作期間主要從事納米–微米級碳化硅材料的制備,納米–微米級陶瓷噴墨材料制備,柔性陶瓷制備,綜合利用垃圾、塑料工業(yè)和陶瓷工業(yè)廢料制備透水材料技術的研究。
研究方向:1、納米–微米級單晶碳化硅芯片材料的制備、改性和拋光技術。2、納米–微米級陶瓷噴墨材料制備技術。3、垃圾工業(yè)廢料綜合利用技術。4、新型建筑材料的開發(fā)。
|
|||||||||||||
本人近三年的主要成就
|
||||||||||||||
在國內(nèi)外重要學術刊物上發(fā)表論文共 篇; 出版專著(譯著等) 部。
|
||||||||||||||
獲教學科研成果獎共 項;其中:國家級 項, 省部級 項。
|
||||||||||||||
目前承擔教學科研項目共 項;其中:國家級項目 項,省部級項目 項。
|
||||||||||||||
近三年擁有教學科研經(jīng)費共11萬元, 年均3.63萬元。
|
||||||||||||||
近三年給本科生授課(理論教學)共 學時;指導本科畢業(yè)設計共 人次。
|
||||||||||||||
最具代表性的教學科研成果(4項以內(nèi))
|
序號
|
成果名稱
|
等級及簽發(fā)單位、時間
|
本人署名位次
|
||||||||||
1
|
翻譯美國名著《Life in Evironment》
|
中央宣傳部,“五個一”指明翻譯著作,2007年10月
|
主持人
|
|||||||||||
2
|
納米微晶陶瓷的關鍵技術研究及應用技術
|
二等獎,湖南省人民政府,2007年10月28日
|
單獨
|
|||||||||||
3
|
明專利:《利用陶瓷廢料生產(chǎn)高性能透水磚的制造方法》,專利號(授
權號 200610124386.2)
|
國家發(fā)明專利,國家專利局,2008年
|
單獨
|
|||||||||||
4
|
數(shù)字環(huán)保型潔具的研制
|
佛山市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2004年度
|
主持人
|
|||||||||||
目前承擔的主要教學科研項目(4項以內(nèi))
|
序號
|
項目名稱
|
項目來源
|
起訖時間
|
經(jīng)費
|
本人承擔工作
|
||||||||
1
|
《提高高溫結構件用碳化硅陶瓷磨削性能的研究》合同外增加研究內(nèi)容
|
1
|
2011年10月–今
|
10萬
|
主持人
|
|||||||||
2
|
參雜對單晶碳化硅的高溫半導體性能的影響
|
1
|
2016年1月-2018年12月
|
10萬
|
主持人
|
|||||||||
目前承擔的主要教學工作(5門以內(nèi))
|
序號
|
課程名稱
|
授課對象
|
人數(shù)
|
學時
|
課程性質(zhì)
|
授課時間
|
|||||||
1
|
《材料科學基礎》
|
本科
|
|
32
|
必修
|
|
||||||||
2
|
《應用表面化學與技術》
|
本科
|
|
18
|
必選
|
|
||||||||
3
|
《分離工程》
|
本科
|
|
32
|
必修
|
|
||||||||
4
|
《化工設備與儀表》
|
本科
|
|
32
|
必修
|
|
||||||||
5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