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實驗室工作檔案管理辦法
實驗室工作檔案是實驗室建設與發(fā)展的記載,是實驗室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實驗室工作檔案可采用紙質(zhì)檔案或電子檔案。為了進一步加強和規(guī)范實驗室工作檔案的管理,特對原《佛山科學技術學院實驗室工作檔案管理辦法》(佛科院設備〔2015〕4號)修訂制定本辦法。
一、實驗室工作檔案管理體制
1.實驗室工作檔案的管理,實行集中與分散相結合的管理體制。實驗室工作檔案在主管院長(主任)領導下,由各實驗室負責檔案實體的管理。各實驗室必須委派專人負責檔案的收集、整理、歸檔、著錄及統(tǒng)計分析工作。實驗室主任負責檔案管理及監(jiān)督檢查工作。
2.實驗室工作檔案必須保持真實性、完整性、規(guī)范性和連續(xù)性,自實驗室建立之日起開始建檔,逐年積累,嚴加管理。
3.檔案管理人員要高度負責,及時收集,定期整理,嚴格檔案借閱手續(xù)。管理人員因工作變動時,要及時辦理移交手續(xù)。
4.各實驗室原則上要求設立專門的檔案柜保管檔案,有條件的可以參照檔案館統(tǒng)一標準采用分體式五層檔案柜,確保檔案的安全。不具備檔案安全保管條件時,要委托學院(信息中心)檔案人員代為保管。
5.實驗室主任要切實加強對檔案的管理及監(jiān)督檢查,各實驗室初步整理好的文件材料須經(jīng)實驗室主任審核后,及時歸檔。
二、實驗室工作檔案歸檔范圍
1.規(guī)章制度材料類(SB11.1)
(1)實驗室建制批文(含實驗室建立、合并、調(diào)整、撤消等);
(2)實驗室自訂的規(guī)章制度。
2.各類統(tǒng)計報表、請示報告類(SB11.2)
(1)實驗室任務及人員情況學年度統(tǒng)計表;
(2)實驗室學年度開出實驗項目明細表;
(3)實驗室人員學年度基本情況明細表;
(4)實驗室教學科研固定資產(chǎn)明細表(單價為1000元及以上設備);
(5)實驗室教學科研精密貴重儀器設備年度效益評價表[單臺(套)價為10萬元及其以上設備]。
3.實驗室管理類(SB11.3)
(1)實驗室房屋的位置、平面結構圖、詳細用途及面積資料;
(2)實驗室建設規(guī)劃及執(zhí)行情況,實驗室建設項目計劃及執(zhí)行情況等;
(3)實驗室工作的評估資料,獎懲情況;
(4)實驗室學期工作計劃及總結等;
(5)實驗室學期開放管理記錄、實驗室運行日志、三廢處理及安全檢查記錄等;
(6)實驗室承擔的科研、技術開發(fā)項目及研究成果(包括論文、鑒定、專利及獲獎情況);
(7)實驗室年度經(jīng)費及使用情況;
(8)實驗室改建、擴建情況等。
4.實驗人員管理類(SB11.4)
(1)實驗室主任崗位職責與工作人員崗位責任制;
(2)實驗室工作人員情況及其變更情況;
(3)實驗室人員參加學術會議及培訓考核記錄及工作人員年度考核表;
(4)實驗室人員參加教研、科研記錄及獲獎和榮譽稱號等記錄。
5.實驗教學管理類(SB11.5)
(1)實驗教學運行資料
①人才培養(yǎng)計劃、實驗教學大綱、實驗教材、實驗指導書及參考資料;
②每學年度實驗教學課表及學期教學日歷;
③實驗登記表、實驗教學內(nèi)容調(diào)整表;
④實驗教學改革方面的資料,包括教研課題、各種基金支持的改革項目等形成的系列材料。
(2)實驗教學質(zhì)量監(jiān)控資料
①各類實驗教學質(zhì)量檢查、評估材料,如新實驗試講試做記錄、學生實驗抽查等材料;
②歷年實驗教學考試、考核題及有關分析、記錄資料;
③近三年部分學生的實驗報告及成績表。
6.其它(SB11.6)
7.設備管理類(SB12.1)
(1)儀器設備的所有隨機資料(各類說明書、圖紙、保修憑證等);
(2)現(xiàn)有設備數(shù)量及更新變動情況;
(3)設備運行情況及維護維修記錄等;
(4)低值耐用品帳;
(5)大型精密貴重儀器設備技術檔案,包括每臺儀器設備的使用說明書、技術資料、驗收報告及其履歷本、降等降級報告和儀器設備的報損報廢等資料;
(6)儀器設備自制改造等情況資料。
8.聲像類(照片SX12.1、錄音帶SX13.1、錄像帶SX14.1、
幻燈片SX15.1、磁盤SX16.1、影視膠片SX17.1、縮微膠片SX18.1 光盤SX19.1):
包括有關實驗室活動及儀器設備的照片、影片、錄音、錄像等聲像資料。
三、實驗室工作檔案常規(guī)管理
1.檔案材料的收集
實驗室應及時把處理完畢的文件材料收回實驗室,對不完整的材料,應采取積極措施收集齊全,每學年末把待歸檔材料進行分類、整理、歸檔、著錄。
2.檔案的保管期限
由實驗室主任負責鑒定檔案的價值,確定各類檔案的保管期限。
SB11類檔案保管期限分永久和定期(30年、10年);SB12類檔案保管期限分永久、長期(50年)、短期(15年)三種。
3.檔案的整理、著錄與排列
實驗室工作檔案依照歸檔范圍劃分的類別(按學校檔案編碼要求)進行統(tǒng)一分類,每一類別依據(jù)檔案來源、時間、內(nèi)容再分成若干層次。分類方法可參照學校檔案管理中心要求進行。
SB11類歸檔整理:應按自然件歸檔,一個自然件(自然形成的文件材料)算一件;
SB12類立卷整理:案卷厚度適宜,一般不超過200頁;規(guī)格以A4紙為標準,材料過窄應加襯邊,材料過寬應折疊整齊;字跡難辨認的,應附重新打印件;卷內(nèi)文件的排列,正文在前,附件、歷次修改底稿依次排后;批復在前,請示在后。每一案卷端正書寫標題。
編制目錄:SB11類要求編制盒內(nèi)目錄;SB12類要求編制案卷目錄和卷內(nèi)目錄。
案卷排列,可分兩種方法,第一種方法:同一年度內(nèi),先排SB11類的永久、定期,再排SB12類的永久、長期、短期,后續(xù)的年度接著排列(這種方法的好處在于節(jié)省空間)。第二種方法:按年度的先后順序把SB11(永久、定期)排完,相隔足夠的空間后,再排不同年度SB12類的永久、長期、短期。后續(xù)年度的不同類別分別放在相應的類別后面排列。
4.檔案的日常管理
實驗室應采取積極措施防止檔案的損壞,延長檔案的壽命,維護檔案的安全;要做好檔案的防盜、防火、防水漬、防潮、防蟲害、防塵、防鼠害、防高溫、防強光等工作。
涉密的檔案參照學校《檔案工作安全保密實施細則》(佛科院﹝2015﹞2號)實行管理。實驗室應采取嚴密管理措施,防止失密和泄密。
5.檔案的銷毀
對已超過保管期限、經(jīng)鑒定確已失去保存價值的檔案,要登記造冊,經(jīng)分管院長和實驗室主任批準后,相關人員在清冊上簽字,予以銷毀。
銷毀時要有二人以上監(jiān)銷,材料量大時須到指定的地點進行銷毀。
實驗室解散或變更時,檔案應移交學院或相應的實驗室。
6.檔案借閱與利用
檔案利用者須填寫檔案調(diào)閱單,經(jīng)實驗室主任簽批后方能調(diào)閱。
檔案原則上不予外借。如確需外借的,需經(jīng)實驗室主任簽批外借時限并辦理外借手續(xù)。借閱期限不超過一星期,到期歸還;如需再借,應辦理續(xù)借手續(xù)。
檔案借閱者應愛護檔案,確保檔案的完整性,不得擅自涂改、勾畫、剪裁、抽取、拆散或損毀。所借閱檔案交還時,須當面查看清楚,如發(fā)現(xiàn)遺失或損壞,應及時報告主管領導。
校外單位借閱檔案,應持有單位介紹信,經(jīng)分管院長(主任)批準后方可借閱,且不得帶離實驗室。其抄摘內(nèi)容須經(jīng)實驗室主任同意且審核后方能帶出。
7.其他
各實驗室有義務向?qū)W校各部門、師生提供檔案信息服務,主要包括政策信息、管理信息、設備信息、專題技術信息等。
檔案管理人員應配合學校有關部門及人員做好相關咨詢工作。
依據(jù)國家檔案法規(guī)、統(tǒng)計法律法規(guī),做好實驗室檔案統(tǒng)計工作。
四、附則
1.各實驗室要積極利用計算機等現(xiàn)代信息技術對檔案進行管理,提高管理效率。
2.電子檔案須用一次性不可擦寫光盤存儲,可用U盤、外置硬盤等介質(zhì)備份。文件采用PDF、TIFF等格式。
3. 本辦法由公布之日起實施,并由實驗室與設備管理處負責解釋。原《佛山科學技術學院實驗室工作檔案管理辦法》(佛科院設備〔2015〕4號)同時廢止。